葡萄酒 “晕瓶”是怎么回事?

傲鱼葡萄酒小学院
2020-08-29
来源:傲鱼红酒官网

葡萄酒 “晕瓶”是怎么回事?


酒友提问:

最近我在国外的一家葡萄酒商店买了一瓶酒,店里的老绅士特别热情地告诉我,长途旅行回家之后,至少要让酒“休息”至少一个月再喝。


这种说法有什么科学道理吗?

运输造成的颠簸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葡萄酒的风味呢?


葡萄酒大师Jane Hunt


这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,目前并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能够证明,长途旅行之后有必要让酒“歇一歇”再开瓶。


如果你手上的是一瓶红葡萄酒,有一定年头,而且品质很高的话,可以短暂地让它静静,好令沉淀物重新沉降下去。


对于未经过滤的酒款,这个步骤也是必要的。


不知道你买的究竟是什么酒呢?多年来我组织过许多的葡萄酒品鉴活动,这些酒都是从世界各地千里迢迢运过来的,我并没有注意到它们有什么异样。


不过,葡萄酒确实有“晕瓶(bottle shock,或bottle sickness)”一说。它指的是,葡萄酒在刚刚灌装进瓶子之后的短期之内,风味、香氛特征都会显得有些“迟钝”。


所以装瓶之后,需要让葡萄酒“休息”一段时间,再开瓶饮用。


还有一种看法


由于葡萄酒内单宁、酚类物质等成分一直处在彼此作用、不断发展的状态下,装瓶或运输造成的剧烈颠簸和晃动,或者装瓶前加入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硫化物,都会破坏这种微妙而稳定的状态,使一款酒喝起来果香暗淡,特征也变得不太明显。


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,葡萄酒又会重新取得这种稳定的平衡。


所以装瓶完成后,酒庄往往会把酒静置一段时间再上市。


年轻酒通常只需要几天的时间恢复,但对于脆弱而且有沉淀物的老酒,需要的“恢复期”就更长一些。


Ps.
但是如Jane Hunt所说,这些现象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科学研究能够证明……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